不吐絲蠶發生原因?外表正常卻不吐絲結繭怎么回事?養殖業
顯微鏡出售
不吐絲蠶,也叫不結繭蠶,是指外表正常卻不吐絲結繭的家蠶而言。三眠蠶則是指應經四眠才吐絲結繭卻在三眠后即吐絲結繭的家蠶。一個是該吐絲而不吐絲,另一個是不該吐絲卻吐絲,都屬于不正常的現象。如果這類蠶發生頻率過高,都會影響養蠶成績,不能不小心。
一般不吐絲蠶,在飼養中并不容易分辨清楚,一直要到上簇后才能明顯看出來,它的一般癥狀,有下列四種:
一、上簇后在簇中徘徊,想吐絲卻吐不出絲來。
二、大多數不吐絲蠶,維持原形或呈半化蛹狀,漸次萎縮變黑褐色而死亡,部份則于上簇 10 天后變成裸蛹。
三、經解剖觀察其絹絲線,可發現其結構不良或呈液體狀態。
四、為提早發現,可在五齡初期進行解剖加以處理。
至不吐絲蠶的起因可歸納為:
一、體內變態激素( hormone )分泌不平衡,使絹絲腺發生異常,而左右絹絲腺異常的情形大致相同,多數是中部絲腺中央凹陷,有時長達數公分,也有絹絲腺后端形成多處破裂的。
二、以低溫催青時發生多,高溫催青時較少;又長暗催青比長明催青發生多。
三、高溫飼育時較容易發生,尤其四齡期高溫飼育之影響最大。
四、飼育中,光照多比光照少容易發生。
五、低溫多濕上簇時發生較多,又早熟蠶、過熟蠶和超密度上簇時也容易發生。
六、餵飼未作熟桑、污染桑、多氮肥桑以及萎縮桑均容易發生,尤其四齡期內餵飼者影響最大。
三眠蠶的發生原因一般也可歸納為下列幾點:
一、以低溫 (20 ℃ ) 暗催青時容易發生,而催青濕度愈高愈容易發生。
二、催青卵 ( 點青卵 ) 于 5 ℃抑制 5 天或蟻蠶在 10 ℃下抑制了 10 天以上,最容易發生。
三、二化性蠶種,以暗催青時較容易發生。
綜上所述,不吐絲蠶和三眠蠶的發生,和催青至四齡飼育間之處理都有關系,不可大意。